<thead id="6l8to"></thead>
  • <object id="6l8to"><strong id="6l8to"></strong></object>
    1. <big id="6l8to"><span id="6l8to"></span></big>
      1. <table id="6l8to"></table>

      2. 從策劃到設計的工作流程首 頁 >>人性化設計>>文章列表

        歡迎大家來到 XDC ! 這次我們探討的主題是:

        MOVE it! PM&UE動起來 ——“從策劃到設計的工作流程”

        標題聽起來有點挫,其實我要表達的意思是讓PM&UE之間更多互動,讓大家在一個完善流程中工作地更 明晰 、 高效 、 歡樂 !

        先看目錄:

        • part1 一個故事引出PM&UE合作的囧境
        • Part2 當前流程的問題與解決原則
        • Part3 工作流程節點提綱

         

        PART1 一個故事引出PM&UE合作的囧境

         

        開始討論流程前,我想先講一個故事。

        從前,PM打算聯合UE修一座跨海大橋。PM率先從東岸開始往海中央修。

        修啊修 ,PM完成了大橋的一半,然后隔著大霧彌漫的海峽,沖西岸UE喊話:

        “喂~~我這一半已經修好啦~~~你開始修另一半吧~~~~加把勁兒啊~~~~N天內要大橋要通車哦!”

        然后 ,UE開始修了,冒著大霧埋頭苦修,加班了N天的班,然后N天之后……

        歪了 沒對準……

        辛苦工作好幾天,看到這樣一幕不論是PM還是UE都會暗罵坑爹的~

         

        *以上故事為了戲劇效果可能有些極端和夸張,僅代表個人的階段感受。PM & UE同學請不要介意。

        但我想這個故事可以比較形象的描繪出我們一些典型的工作流程:

        step 1.PM策劃需求文檔+線框圖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(pm修好自己的一半大橋)

        step 2.交給UE簡單溝通后 確認排期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(隔著海峽向UE喊話)

        step 3.UE埋頭制作頁面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(UE埋頭修自己的那一半)

        step 4.做完頁面 發給PM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(N天后..驗收… 兩邊沒對準….)

        step 5.修改,發給PM,修改,完成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(坑爹的返工)

         

        這樣的流程是存在一些問題的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PART2 存在問題與解決原則

         

        問題一 不夠明晰——溝通不夠充分

        “修橋的時候海上下著大霧,大家埋頭苦干,交流太少?!?/P>

        ————PM&UE 基本上是個行其事,黑盒作業。PM的策劃過程UE不可見,UE的設計思路PM不知曉 。于是在驗收的一刻,所有溝通不良埋下問題總爆發出來。

        “PM已經完成了大橋的一半,才讓UE介入,并且在此后,沒有明確的節點來確保大橋沒有修歪?!?/P>

        ————流程較簡單粗暴,沒有明確的步驟和節點。UE一直在混沌中被動工作。

        問題二 不夠高效

        溝通不良最終導致驗收時PM預期與設計稿不接軌?;蛘吒纱嗄限@北轍導致修改\顛覆性修改,耽誤排期。

        PM大橋修完后又改動,會導致UE造橋很尷尬困難。

        問題三 不夠歡樂

        “冒著大霧”工作+“坑爹”的結果 應該不是什么好的情緒體驗

         

       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?——解決方案的原則

         

        如何明晰+高效

        ·原則一:提前溝通

        開始修橋前,PM&UE提前溝通,UE提出自己關注的問題,UE也更能理解PM的策劃思路,而不是PM自己那一半建成后,才告知UE,這樣UE也好有準備。

        ·原則二:精簡需求

        從開始精簡需求 控制范圍(大橋要不要汽車、火車、自行車兼容),用大家一致認可的目標篩選掉無意義的嘗試方案。

        ·原則三:分段確認

        制定明確的“項目階段” ,用 “分段確認”來控制誤差。如果修橋時PM&UE能把過程分成幾個確認點,定期相互瞭望一下,也就不會出現對接的一刻大相徑庭的結果。

        ·原則四:全程溝通

        保持全程小步快跑的主動溝通,時刻驅散大霧,好讓我們看到“僵尸”從哪里來,“豌豆”該種在哪?

         

        如何歡樂

        一起想點子:創意本身需要輕松愉快的氣氛做基礎,才能激發靈感,比如頭腦風暴,而且過程中也會產生更多輕松愉快的感受

        組織拍照: 拍照本身就是一個給自己工作的留念,其樂無窮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說完解決的原則,重點來了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Part3 工作流程節點提綱

         

        一 啟動階段

        了解背景

        討論目標、范圍

        確認目標

        二 創意階段

        產生概念

        評量概念+提案

        確認概念

        三 制作階段

        確認策略、功能

        確認感覺

        確認文案(slogan)

        確認線框圖

        確認版式

        確認氛圍

        四 修正階段

        評量一稿

        修改迭代

        完成

        確認線上效果

        由于篇幅原因,每個節點不便展開細說,只說幾個關鍵的節點:

        • 【了解背景】階段時,要搞清楚 誰是“決策者”,并且在【確認目標】【確認概念】時取得“決策者”首肯。
        • 所有人的想法要在一開始就要被提出來,而不是半路才講。
        • 用先前大家確認的【目標】作為裁決的標準,而不是“決策者”的個人喜好。
        • 【創意階段】是個充滿樂趣和挑戰的階段,而我們常常蒙混過關,直接跳到【制作階段】
        • 奇怪的是【創意階段】有時候被PM牢牢把控,有時候PM又會故意踢給UE(可能是想不出來了吧,或者懶得想),解決的方法是大家一起來創意~
        • 【確認線上效果】可以保證先前的努力在上線后不會變形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關于工作流程本身的思考:

        流程不是一個約束,而是一個引導。

        不要被上面的一連串節點嚇倒,以為一一完成要花費很多時間,其實很多節點可以合并在一次溝通中完成。

        流程像是一個備忘錄,提醒我們別漏掉做一些重要的事情而已。

        流程更像是一個旅行的行囊List,提醒我們該帶哪些東西,并且根據旅行的等級,有不同級別的行囊List“套餐”,比如去公司只要帶好錢包\鑰匙\手機\工卡,而去西藏的行囊List就要更多些,比如藥品\羽絨服。 如果你忽視“行囊List”(工作流程)的重要性,出發時忘記帶羽絨服,那你的西藏之旅注定會是一路哆嗦的。

        同理,根據不同等級和緊急程度的案子,我們也需要使用不同的“行囊list”套餐

        流程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高效統籌PM&UE的時間,優化做事的先后順序。 比如【制作階段】中如果PM的內容模塊尚需要時間確定,那么只要確定好【確認感覺】【確認sLogan】的步驟,UE就可以構思整體氛圍的設計了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以上只是個人淺見,有待實踐中的不斷修正,也盼望各位的指正和建議。

       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
        <thead id="6l8to"></thead>
      3. <object id="6l8to"><strong id="6l8to"></strong></object>
        1. <big id="6l8to"><span id="6l8to"></span></big>
          1. <table id="6l8to"></table>